苗種繁育
胭脂魚是我國特有的 淡水珍稀物種
11月23日,武漢漁政碼頭胭脂魚放流現場
“這些‘美人魚’順利游入長江,兩三年后,這些珍貴的魚苗就能達到性成熟,最大的能長至20斤左右。”11月23日,2021年長江流域武漢段水生生物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在武漢漁政碼頭舉行,武漢向長江一次性投放胭脂魚幼苗18.2萬尾。
胭脂魚素有“亞洲美人魚”之稱,是我國特有的淡水珍稀物種。長江禁捕后,武漢如何加大長江特色魚類保種力度?守著長江邊,愛吃魚的江城市民還能品嘗到江鮮的美味嗎?11月25日,長江日報記者走進黃陂區武湖淡水魚科技園,幾天前增殖放流的“美人魚”,就是從這里啟程游向長江。
“現代漁夫”不打魚在家育魚苗
提起幾天前18萬余尾“美人魚”入江的情景,武湖淡水漁業科技園相關負責人丁運敏依然興奮不已。
隨著長江禁捕工作的持續開展,長江武漢段水質明顯改善,武漢正為保護繁榮長江魚類種群,為母親河注入更多“生機活力”積極努力。武漢市農業農村局統計數據顯示,自2006年以來,武漢對長江、漢江及天然湖泊投放苗種,達到5.2億尾。
“每次承擔增殖放流任務,都覺得責任在肩,這是造福子孫后代的事情。”丁運敏說,為了完成此次“美人魚”長江投放任務,園區技術人員提前一周進入“戰時狀態”,從魚苗挑選到24小時看護,技術人員隨時觀察魚苗健康狀態,確保每尾入江的魚苗,都處于“最佳狀態”。“投放的前一天,我們很多技術人員甚至一夜都沒有合眼。”丁運敏說。
“糧安天下,種鑄基石。”去年,武漢獲批創建國家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在中心總體“一核兩翼一芯兩園多基地”的布局中,其中的一“園”,就是指的武湖淡水漁業科技園。
“科技園是將j9九游会官方登录旗下的湖北武漢國家級青魚原種場、武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武湖4.6萬畝天然湖泊優化資源整合組建。”丁運敏介紹,科技園核心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承接著傳統與現代漁業的進化和養殖模式的豐富,助推淡水優質苗種生產和應用等重要功能,未來將實現一、二、三產業有效融合發展。
“我們這里的工作人員,在外界有著‘現代漁夫’的稱號,除了因為我們很多工作人員因為風吹日曬皮膚像常年在外打漁的漁夫一樣黑,更是因為大家想通過努力研究,使武漢在長江水產苗種繁育上取得更多領先性成就。”丁運敏說。
武湖畔“三條長江魚”全國聞名
“我們園區里,有‘三條長江魚’最有名氣。”丁運敏自豪地介紹。
離園區研發中心兩公里遠,就是美麗的武湖。
武湖,原名黃漢湖,南通長江,北連灄水,其歷史可追溯到距今2000年前的東漢時期,也曾是三國時期的古戰場。每逢清晨,水汽升騰,濃霧繚繞,形成“水漲船頭曉霧橫,拍波鴻鶩弄春晴”的壯麗景觀。唐朝崔顥詠黃鶴樓詩中“煙波江上”之煙波即是描寫此景。從2019年1月1日長江武漢段禁捕起,武湖就率先開始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活動。
“好水育好魚。”據了解,武湖畔的“三條長江魚”全國有名,包括長江四大家魚之首“青魚”、國家Ⅱ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胭脂魚”,以及綽號“嘎呀”的黃顙魚。
“湖北武漢青魚原種場是國家級青魚原種保種地,長年為國家種質基因庫保種長江青魚原種500組,每年向社會提供長江青魚原種親魚和后備親魚3000組,能年繁殖優質青魚魚苗2億尾,培育大規格青魚種10萬公斤。”打開手機圖片庫,丁運敏展示了一條今年5月份園區青魚配種時的照片,照片中的青魚重達100斤,需要三人合抱,魚身才能豎起,在水中的力量更是“力大無窮”。每年配種時期,需要七八十條種魚配種,最輕的也有30斤左右。
“青魚被稱作四大家魚之首,每到腌臘時節,是全國各地老百姓家中不可或缺的美味。長江禁捕后,保護長江青魚的溯源原種性和保種數量,是我們的重要任務之一。”丁運敏介紹,“青魚原種場孕育的青魚原種選育自禁捕前的長江,野生魚苗保存原始基因,抗逆性較強,到了原種場后再進行馴化培育。”
武湖的優質水源,讓這里能每年繁殖胭脂魚50萬尾。胭脂魚魚如其名,成年的雄魚在體側有一條近乎橫貫身體的絳紅色條帶,宛如涂上一層胭脂,因此而得名。胭脂魚的體型也十分有特色,其背部擁有甚高的背鰭,因此還有“亞洲美人魚”的美稱。“胭脂魚屬于國家Ⅱ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長江里的每條胭脂魚都非常珍稀,我們前幾天投放的胭脂魚,幾年后說不定能看到它們在長江里撒歡呢!”丁運敏說。
而針對黃顙魚,武湖在2012年就被列入黃顙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現在武湖已全面禁止黃顙魚生產性捕撈,并展開黃顙魚種質資源養護,保障武湖生態休養生息。
科技讓市民嘗到更多人工繁育“江鮮”
在長江邊長大,長江禁捕后,愛吃魚的江城市民們,能品嘗到江鮮的味道嗎?
據了解,長江禁漁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加大了人工繁育江鮮的科研支持力度,財政專項資金予以重點支持,眾多水產科研單位全面開展江鮮人工繁育的科研攻關。例如,武湖淡水漁業科技園培育的“胭脂魚”,人工繁育技術已經成熟,市民通過正規渠道,就能品嘗到胭脂魚的鮮美味道。除胭脂魚外,該科技園每年可提供優質水產品500萬斤,保障武漢老百姓“菜籃子”豐富充足。
長江禁捕,更為武漢水產業轉型升級帶來一個難得的機遇,推動武漢由主要養殖傳統的4大家魚,向養殖利潤更高的長江名魚轉變。
長江禁漁正倒逼科技攻關提速。據了解,目前長江刀魚、中華沙塘鱧(俗稱土憨巴)、銅魚(俗稱金鰍)、長吻鮠(俗稱江團)、長春鳊(俗稱草鳊)、大鰭鳠(俗稱江鼠)等6種長江野生魚在我省逐漸人工繁育成功。
“現在我們科技園和中國水產科學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水生所、華中農業大學等國家級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依靠其強有力的科研實力建立了原種擴繁體系。”丁運敏介紹,2022年,科技園將引進長江流域特色魚種“大鰭鱯”,進一步豐富研發品種。
“大鰭鱯”俗稱江鼠、石扁頭、石胡子,多棲息于水流較急、底質多石礫的水底處,喜歡集群,一般個體重0.5公斤左右,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經馴化、人工繁育后,實現科技成果轉化,預計能在漢拓展水產養殖面積50萬畝,幫助養殖戶創收10億元,帶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我市加快推動的江鮮人工繁育,也正成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相銜接的優質產業。在江夏區湖泗街道科農村,武漢市農科院已探索出“稻-蝦-中華沙塘鱧”的養殖模式,在蝦稻田中套養中華沙塘鱧魚苗,通過推廣試驗,每畝蝦稻田多產出50斤中華沙塘鱧商品魚,畝均增收2000元以上。
轉載自:長江日報